心得分享

Card image cap

I'm a CINEPHILE 研習紀錄 分享經驗 103(2)閱讀達人競賽 學生學習發展組

103(2)閱讀達人競賽 學生學習發展組
主辦單位 學生學習發展組
名稱 103(2)閱讀達人競賽
主題 邊界

書名:邊界
作者:泰莉.霍爾著 ; [劉曉樺譯]
出版項:臺北市 :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公司城邦分公司 : 尖端出版行銷業務部, 2013[民102]3月
心得:
當下看完本書時,心裡總有許多問號,一直不太懂為什麼明明標題是「邊界」(界線,The Line),書中的確也有邊界的場景,但主角瑞秋待在莊園的部分卻比邊界多?而且最後感覺卡在一個奇怪的結局。後來上網查了相關資料和一些網友的心得,發現原來還有續集,結尾的部分果然是為了續集而安排的未完待續,這樣我想起許多系列小說也是如此。

這集故事製造衝突的地方並不是很多,感覺有些鋪陳部分明顯是為了後面劇情或是續集而發生,但或許看了續集後會就此改觀也說不定,因為有時單看是無法完整體會出作者筆調,尤其當作者的故事如同泰莉.霍爾一樣風格輕柔、緩慢。但裡頭所傳達的意旨卻相當吸引我,也立刻發現原來從自己第一個看到的衝突就是封面的標題。

個人對於「邊界」這個名詞的第一印象就是「分割,然後選邊站」。就像是兩個對立面,相鄰於同個平面上卻與彼此隔離,這即為一種衝突,它存在於生活周遭,包括無形的「選擇」也是一種衝突。因此這種邊界造成分隔,進而迫使每個人只能選擇一個答案;在故事中也一樣,當你選擇「人類世界」或「異域」生活時,就代表你會被政府「保護」或是「遺棄」,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?還是自己一直受到某些人的謊話所蒙蔽?這就是書中討論的部分,「到底是被保護,還是被限制的一方,你真的知道嗎?」

瑞秋待在庭院時的記憶個人認為或許在續集中會成為關鍵的一部份,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庭院的場景會佔故事一大部分。而瑞秋撿到的錄音機就如同潘朵拉的盒子一樣,是引發整個故事的開始,它是充滿未知數與誘惑的機器,瑞秋不知道去到邊界的後果和後續會如何,但她越過邊界的舉動,如同其他的反烏托邦故事,是一個突破舊有體制的舉動。《飢餓遊戲》凱妮絲與彼得同時成為贏家、《分歧者》翠絲的多重特質、《長路》父子的親情與《傳奇》戴伊為了自己和家人而奮鬥,或是各類圖像小說和漫畫,「V怪客」V的復仇與艾薇的生命意義、「駭客任務」尼歐一行人的反叛、「守護者」笑匠、羅夏與智謀者堅持的不同正義,甚至是「蝙蝠俠」等等都是如此。

當最後瑞秋遇到了異域的男孩,漸漸發現他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,也從他們的對話中印證了其實對方和自己是一樣的,也讓我想到就如同現代社會,只要遇到有不同意見或是與一般人類不一樣,就會立即集體排斥對方,就像故事中的政府宣稱異域的人都像怪物,絕對不能接近,但誰是真正怪物或許在女孩心中早已有了頭緒。

其實整個劇情到現在打完心得後才驚覺故事後勁很強,它在我的腦中不斷引出各式各樣的議題與問題,希望之後看了續集後這些感覺會更加強烈,並且看完故事後更能增加對人生中事實與謊言的啟發。

更新日期:2015/4/11 下午 10:38:54